全部
文章
视频
旅行报名
招聘信息
有方服务
按发布时间
按浏览量
按收藏量
条搜索结果
暂无数据

很抱歉,没有找到 “” 相关结果

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

登录
注册
忘记密码
其他登录方式
返回
忘记密码
确认修改
返回
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
关联新账号
关联已有账号

中国建筑摄影师40 | 王卓:形成建筑的叙事和想象

中国建筑摄影师40 | 王卓:形成建筑的叙事和想象
编辑:李菁琳;校对:李菁琳 | 2021.06.29 11:11

 

王卓,建筑摄影师,现居深圳。

 

读书期间对安藤与柯布的兴趣,让他学会了基于对平面图和照片的分析来“幻想”空间中可能存在的生活,这给后面的建筑摄影工作带去深远的影响。

 

王卓认为,好的建筑摄影应该做到“精准”和“引人想象”。一张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让人感到美,让人有所触动。同时也能够传递出建筑的氛围,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牵引、引发人们对于空间的好奇。因此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:所有单张照片都应该是精致的,但它们也可以被连接在一起,形成建筑的叙事和想象。

 


 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?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?

 

王卓 到目前为止,全职做摄影有四年时间了。

 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可以分享一下,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?

 

王卓 过程比较故事性,我想分享一下影响了我做建筑摄影的三个特殊阶段。

 

在大学里读书时,我喜欢安藤忠雄和勒·柯布西耶。安藤早期作品让我感到纯粹、简洁且有力。之后我又使用安藤自传里讲到的方法来研究柯布,反复临摹柯布建筑的平面图,直到都能背下。随着对平面图漫游式的描绘,结合实拍的空间照片来做分析,我对在柯布设计的建筑里人们如何生活充满了好奇。

 

比如,我就经常会想拉罗歇别墅的瓷砖铺地,如果勤于打扫,那么夏天在家就可以打赤脚走来走去,还能不断感受到瓷砖的清凉,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;走上画廊的坡道,回头就能够看到画廊的全景,透过弧形的水平长窗,还能够看到树顶和不远处的建筑,视线一下子就变得开阔。要是再往里面走走,就到了书房,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二层连接餐厅和画廊像桥一样的走廊,还能透过大落地窗看到外面的绿树,兴许还能看到正要来串门的朋友,但他们又看不到自己。下雨天,躺在二层走廊的躺椅上,将窗户打开一点点,就可以听见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,能够闻到飘进屋内的的泥土气,这时看一本书或是来一杯茶,多么惬意。

 

这个阶段让我学会了想象人在空间中的感受,并且通过这种感受来做设计。而这种基于对平面图和照片的分析来“幻想”空间中可能存在的生活,对于我现在做建筑摄影至关重要。

 

Unite d' Habitation Marseillaise - Le Corbusier

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德国,在欧洲的一年间看了很多建筑。这个阶段的观看加深了我临摹时的感受。我实实在在地摸到了建筑的材质,嗅到了不同空间中散发的气味,看到建筑内光影的不同形状和变化,感受到建筑在不同气候环境下呈现的氛围。当然,我也拍了很多照片,希望通过照片传递我对建筑的感受。

 

回国后,没有找到合适的建筑设计工作,自己多少有点灰心。不过也是在这时发现自己做摄影比较上手。2017-2019年,我试着开拓拍摄领域,挑战不同题材。为了能够在当时比较同质化的市场里脱颖而出,我需要在做出精致照片的基础上,学习通过组合不同照片来进行叙事,后期调出不同色调来烘托氛围、加深情感,观察拍摄环境来达到人像、光线,构图和情感的恰到好处。这个阶段的工作和学习,让我掌握了很多专业摄影技能。在现在的建筑摄影中,我会考虑照片的组合,所有单张照片都应该是精致的,但它们也可以被连接在一起,形成建筑的叙事和想象。

 

Piazza San Pietro - Gian Lorenzo Bernini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最近拍摄的项目主要有哪些?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?

 

王卓 这半年拍项目主要是超高层、酒店、写字楼、样板房、商业综合体、店铺、产业园区、建筑施工等等。

 

其中一个很特别并且激动人心的项目是现在正在拍摄的城脉中心,它也是目前深圳在建的第一高楼。当幕墙尚未开始安装时,建筑骨架完全暴露在外,呈现出一种非常质朴的气质,刚正且有力。我想要捕捉这些特质来体现空间,更想能够在画面中彰显企业的雄心。

 

深圳城脉中心 - KPF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?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?

 

王卓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拍摄前1-2天到达现场,感受不同时间段、不同光照下建筑和环境呈现的状态,提前构思出一些拍摄画面。

 

去年六月我拍摄了赵扬建筑工作室的大理古城即下山酒店项目。拍摄之前我在酒店和周围待了一整天来体验,记下一些想要拍摄的角度:早上10-11点,阳光会先穿过酒店门前的树将光斑投射在咖啡厅的水磨石地面上;11-12点,光线转移到中庭的院子,在阅览室出挑的屋檐下留下阴影,也切割了画面;酒店入口处皮质的门把手让人一看就想摸一摸;当木制的落地窗全部打开时,空气也连接了各个空间等等。这些特质我都想在照片中体现出来,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了一个空间,更是给出了一种生活的方式。

 

大理古城即下山酒店 - 赵扬建筑工作室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目前常用的器材有哪些?

 

王卓 胶片和数码这两类相机我一直都有使用。数码是佳能的全画幅相机,胶片是富士和哈苏的中画幅相机,还有一台便捷式的佳能135。根据不同的案例,我选择相应的相机进行拍摄。

 

赵扬建筑工作室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?

 

王卓 虽然我不太喜欢给自己分类,不同的拍摄项目有不同的挑战和获取经验的机会,可以相互滋养,但我的确更偏爱拍摄有情感有温度的建筑,我能够感知它们,并把这些情感也投射到画面中。目前来讲,我不想把自己只定义为职业建筑摄影师,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广。在不同的拍摄类别和需求中,吸取养分,达到出品的精准,这是我现在的想法和对自己的要求。

 

去年年初,我开始了一项关于自己和家庭、故乡的长期拍摄计划,名字叫做“每一次回家”。家,故乡,甚至是亲人,在我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,一直是一个非常混沌的状态,各种情感与想法交织不清。过去和现在、记忆和遗忘、农村和城市、自然和人造、新建和拆迁、永居和迁移、习俗与新时代、新生和老去、分离和长久相处、理解和不解等等,这些问题就在我的每一次回家中,通过拍摄去逐渐抽丝剥茧。但我也发现,往往在弄清楚某个问题的同时,新的问题或者想法又出现了。

 

这种发现和分析是矛盾的,就好像一个不断生长的植物,我没有办法来衡量它的界限在哪里。变化是唯一不变的:故乡在变化,父母在老去。在接下来的探索中,我想在拍摄照片的基础上,开拓一些新方法,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脉络。

 

“每一次回家”系列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?

 

王卓 需要考虑各个拍摄项目的需求。比如商业空间类的拍摄,人在建筑内的体现会比其他类型的空间要多,或者说这类拍摄需要通过人数来体现商业空间的活力。关于人在画面中出现的数量和位置,在构图上我会有所控制,达到比较均衡的画面状态。

 

在其他拍摄项目中,如果出现人会弱化建筑氛围在画面中的呈现,或者减少观者将自己带入画面空间的想象,那么我会避免拍到人。

 

Berlin Jewish Museum - Studio Libeskind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?

 

王卓 在拍摄前我会先分析建筑需要体现的感觉,再根据建筑和天空、光照及周围环境的吻合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天气与时段进行拍摄。

 

杭州灵隐寺飞来峰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?

 

王卓 建筑摄影是一种表现形式,但又不仅只是一种简单呈现。这里面应该有摄影师对于建筑的观察和理解,以及对于照片所能否产生共鸣的一种预判。无论建筑摄影和建筑结合的多么紧密,它依然是摄影,而不是建筑效果图现实版。在呈现建筑空间的基础上,还应该体现更多的感知。

 

我经常想,如果让我自己来设计建筑,最关心的是什么?在设计中我最关心什么,就会在照片中体现什么,虽然这个建筑是别人设计的。在其他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中寻找一种自己期望的感受,以照片传达出来,并且产生共鸣,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摄影师再创作。

 

深圳帐幕 - 曾军&罗琦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?

 

王卓 精准和引人想象。一张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让人感到美,让人有所触动。这种美是通过摄影师——无论是在前期拍摄中对于构图、光影在画面中的控制,还是在后期对照片的修饰上——得到体现的,以达到一种精准,一切都恰到好处。

 

当人们观看一张建筑照片的时候,照片能否传递出建筑的氛围,能否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牵引、引发人们对于空间的好奇和想象,我认为很重要。当下照片通过互联网、画册、展览等各种媒介传播,进入人们视线。这种想象非常多元:有对建筑空间的想象、有对建筑里人们生活的想象、有对在建筑旁自拍的想象、有对去现场打卡发朋友圈的想象等等。各种想象激发了人们去到现场的欲望,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消费。

 

如果以照片与自身结合的程度来分,我会把自己目前的作品分为两类:一类是与自身结合比较紧密,或者说个人风格明显的作品,目前这类作品很少;另一类是在专业基础上分析和考虑各种需求之后综合产出的作品,这类作品很多。虽然这类作品风格最后呈现的效果更多是贴近委托方的需求,但也能够让我了解到市场以及人们对于照片的不同使用方式。

 

个人而言,当然希望能够多拍摄一些“自己”的照片,但是站在照片使用的角度上来考虑,我也不能说这两类作品孰优孰劣,它们是在面对不同需求时做出的不同应对。

 

深圳帐幕 - 曾军&罗琦
深圳安琰酒店

 

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?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?

 

王卓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是Hélène Binet。她画面中的克制,使用光线来突显空间氛围和材质特性,通过局部来感知整体,以及在画面中留出想象,这些都对我影响至深。

 

Church at Firminy - Le Corbusier ©Hélène Binet
Kolumba Museum - Peter Zumthor ©Hélène Binet


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。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。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,请及时和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。联系邮箱:info@archiposition.com

关键词:
中国建筑摄影师
人物
王卓
0
参与评论
热门标签
中国空间研究计划
建筑师在做什么
建筑师访谈
建筑讲座
有方招聘
行走中的建筑学
项目
视频
订阅有方最新资讯
投稿

*注意:

1.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“新作/视频投稿-项目名称-设计单位”格式命名;

2.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,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、文图资料准确无误。接受投稿后,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;

3.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“原创”,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(有方空间账号:youfang502;Space内外账号:designall),并设置好“可转载、不显示转载来源”两项。

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,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@archiposition.com,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。